厦门市人民政府
来源: 丰泽源仪表仪器 | 时间:2024-10-26
非常感谢康副主任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共生成82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基本可覆盖243.42公里的任务河段,所有项目基本全部委托设计完成,预计今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目前在建和已完工项目38个113.5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3000万元,其中2018年度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722万元。
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所需资金采取由市、区财政筹措,市级资金采取定额补助,标准为集美区和海沧区每公里100万元,同安区和翔安区每公里130万元,预计全市总投入近4.5亿元,其他不足部分由区级财政统筹解决。2017-2018年度市级已累计下达财政补助资金24199万元,各区配套资金也全部落实。
全市用三年时间,完成安全生态水系河道465.1公里的建设任务。扣除2016年通过中小流域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治理、新城建设等资金渠道已经建设完成的河段,以及水库水域、山区性原生态溪流、市政化等不必建设河段长度共221.68公里,2017-2018年度我市安全生态水系计划建设任务243.42公里。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年搞好试点、两年逐步铺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部署,结合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展要求,我市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底前,自加压力,争取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使我市岛外九条溪流防洪安全体系更完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今年是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最后一年,全市剩余河段必须于年底之前全部开工建设,虽然现在项目基本进入招投标程序,但时间紧、任务重,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前期工作。扎实就是业主、设计单位要深入一线,沿途调研,倾听项目所在镇(街道)、村(居)意见,把小流域整治、新农村建设和群众的需求、乡愁融入到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来。
二是履职要到位。业主(代建)、施工、监理和设计等参建各方履职要到位,要建立工程监理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开会就要解决问题。
三是各级领导要加大重视力度。要时常过问关心项目进展情况,落实区级配套资金,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四是要严格资金使用管理。按照我局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的《厦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合理使用资金,严禁超范围使用,要经受得住各级的监督检查,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五是强化协调推进。针对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前期工作存在不足,以及今年恰逢村级换届选举影响征地等问题。下一步,要加大参建各方的协调力度,业主单位要负起责任;市水利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沟通指导,按计划推进各项目顺利实施,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第一是要牢固树立新时期治水理念。2016年3月,习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要统筹兼顾安全与生态的关系。在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过程中,各地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统筹抓好水系沿岸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小水电治理、河道“四乱”治理等工作,做好两岸沿线林木植被保护,一些有条件的流域水系周边可以增加种植一批乔、灌、草相结合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植被,进一步提高流域水系的蓄水、保水、滤水、养水能力。
二要正确处理好局部治理与系统治理的关系。一定要注意把流域水系作为整体单元,统筹周边自然生态各要素,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和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的问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与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打造一批充满自然元素的亲水岸线、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水系景观和旅游景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
一要规划先行。一方面,要在充分掌握水系水体特点、干支流分布以及周边岸线、滨水空间、生态要素等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水系整体治理规划;另一方面,水系治理规划要注意与周边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观建设以及乡村风貌、文物保护等规划紧密衔接,充分展现城市个性、乡村风格、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在治理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渡口、古桥和古树。
二要分类指导。每条水系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生态特点及自然规律。要坚持因地制宜、对一些生态已受损的河段,要从涵养水源、生态修复入手,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能用生态措施的尽量不用工程措施,能不用水泥混凝土的尽量不用水泥混凝土,多采用生态护坡、抛石护岸、木桩护岸、叠石挡墙等;该深潭的地方保留深潭,该浅滩的地方保留浅滩,该曲折环绕的地方就不要刻意裁弯取直,让河流、河床、河岸、河滩更加符合自然、稳定和渐变态势,重塑自然健康的弯曲河岸线,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环境,构建富有活力、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
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主要水系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目标,实现“能挑水、能游泳、能洗衣”的目标。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前提是安全,其次是生态,与之前相比,减少了不生态的工程措施项目也大量减少征地,克服了之前河道整治“三面光”、浆砌块石、水泥预制板等硬质化不生态的做法。
在防洪概念上,采用分河段设防,理念是“防冲不防淹、24小时排涝完成”即可,打造能“呼吸”的河道。
在方法上,采用生态方式实施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和修复河岸工程措施。如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增氧、水土保持毯、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闸坝生态调度等措施改善河水,推动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目标,水量满足生态需求;用生态清淤、河床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改良河床,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重塑河流深潭浅滩的自然形态;用隔离保护与自然修复、滩地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恢复河滩;用恢复自然弯曲岸线、建设生态防洪工程、改造硬质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亲水性等措施修复河岸。
设计施工中因地制宜采用一河一策的方法,逐河、逐段研究确定建设内容,充分体现水系的自然特色,防止千篇一律。提升沿河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生产条件,增进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设安全生态水系既是一项防洪安全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及时调整在建项目。首先是扎实做好培训,读懂读透规程规范,期间还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树立生态的理念;2016年按照生态的理念,主要对一些已经设计完成或招投标完成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及时进行调整,节约了投资,减少了征地,田东李溪就是一个例子;
二是严把审查关。从项目符合性审查到专家组审查,在确保河道安全、生态的前提下,始终把改善河道两岸群众生产条件、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最终目标,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因此,我们在溪流两岸在河道蓝线范围内都构建了休闲人行步道或农用机耕道路、休闲景观节点,建设了过河汀步和蓄水闸坝等,不仅能提升景观水面,还保障农灌用水。
三是大胆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安全生态水系构建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大胆使用干砌块石护坡、构建生态湖心岛、大面积使用水土保持毯,还有松木桩等,种植水生植物,打造“能呼吸”的河道。
实践证明,经过“莫兰蒂”台风袭击的考验,已经构建好的河床基本稳固,水生植物基本完好。设计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尽可能地挖掘两岸的人文文化景观,因地制宜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逐河、逐段研究确定建设内容,充分体现水系的自然特色,防止千篇一律。
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共生成82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基本可覆盖243公里的任务河段,所有项目全部委托设计完成,预计今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目前在建和已完工项目38个涵盖11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其中2018年度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722万元。
该项目列入我市试点项目,是原来已招投标完成的小流域水利工程治理项目。2015年底启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后,及时对已经招标完成的工程内容进行调整,减少了大量征地拆迁。施工期间历经台风“莫兰蒂”重创检验,工程整体稳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00万元,2017年12月已组织合同完工验收。目前已成为集美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周边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由于前期工作扎实,项目从启动到合同完工验收基本按照约定的合同工期完成。总投资751万元,不仅改善了河道生态,提升河道防洪标准,建成后的造水溪已是市民周末休息的好去处,打造“水流自然,水质良好,环境宜人”的乡村郊野生态工程。
一项是莲溪:项目区位于内厝镇,涉及新安溪、沙溪、内头溪、后房溪、上塘溪共5条支流(总长22.66km),工程总投资约210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总长22公里河道清淤工程(含部分护岸工程)、移苗2644株、2.6万平方米泥结石结构的简易道路工程、3座水闸和5座滚水坝跨溪建筑工程,该项目已完工验收,是翔安区市民休闲、锻炼好去处,极大改善沿途群众农业生产灌溉条件。
另一项是过芸溪:位于海沧区,河道整治长度8.3公里,其中干流段从溪头水库溢洪道至下尾桥长6.5公里,支流段过坂溪长1.7公里,河道平均宽度25米,最大过洪流量每秒42立方米。建设主要内容:河道治理8.3公里、防护岸长17公里、蓄水闸坝4座、桥梁7座。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其中市财政补助3251万元,其余1.8亿元由海沧区投资。该项目建成后,兄弟地区前来参观络绎不绝,提升了河道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带动了周边群众开发农家乐、苗圃和一批观光农业。
第一,全市三年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为465公里。扣除2016年通过中小流域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治理、新城建设等资金渠道已经建设完成的河段,以及水库水域、山区性原生态溪流、市政化等不必建设河段长度共221公里,2017-2018年度我市安全生态水系计划建设任务243公里。
第二,资金保障。我市安全生态水系三年建设任务243公里所需资金共3亿元,2017-2018年度市级已下达财政补助资金2.4亿元,2019年度尚需预算市级财政补助资金5700万元。
第一,扎实开展前期工作。一是组织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相关人员(各区水利、设计单位及业主单位等)开展业务培训;二是组织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相关人员赴莆田市、三明市尤溪县等地参观当地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现场,学习经验做法;三是印发《厦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方案》(厦府办〔2015〕191号);四是要求各区明确建设任务,分三年建设完成;五是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全面铺开。将集美区田李溪、汀溪镇造水溪和翔安区的莲溪列为省、市试点项目,先行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建设。
五是深入现场,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水利局深入一线对在建工程进展实行跟踪、督促,特别是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有力推进工程建设;
六是关口前移,在项目报批前进行符合性审查,减少后续的设计变更。同时,强化与财政、审批等部门沟通,减少前期工作一些常规的手续,简化项目符合性审查流程,设计方案一次性做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审查后可直接进入招投标程序,大大减少中间环节。
第一是要牢固树立新时期治水理念。2016年3月,习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要统筹兼顾安全与生态的关系。在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过程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统筹抓好水系沿岸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小水电治理河道、“四乱”治理等工作,做好两岸沿线林木植被保护,一些有条件的流域水系周边可以增加种植一批乔、灌、草相结合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植被任务,进一步提高流域水系的蓄水、保水、滤水、养水能力。
二要正确处理好局部治理与系统治理的关系。要注意把流域水系作为整体单元,统筹周边自然生态各要素,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和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与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打造一批充满自然元素的亲水岸线、湿地公园等水系景观和旅游景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
一要规划先行。一方面,要在充分掌握水系水体特点、干支流分布以及周边岸线、滨水空间、生态要素等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水系整体治理规划;另一方面,水系治理规划要注意与周边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观建设以及乡村风貌、文物保护等规划紧密衔接,充分展现城市个性、乡村风格、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在治理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渡口、古桥和古树。
二要分类指导。每条水系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生态特点及自然规律。要坚持因地制宜、对一些生态已受损的河段,要从涵养水源、生态修复入手,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能用生态措施的尽量不用工程措施,能不用混凝土的尽量不用混凝土,多采用生态护坡、抛石护岸、木桩护岸、叠石挡墙等;该深潭的地方保留深潭,该浅滩的地方保留浅滩,该曲折环绕的地方就不要刻意裁弯取直,让河流、河床、河岸、河滩更加符合自然、稳定和渐变态势,重塑自然健康的弯曲河岸线,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环境。构建富有活力、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
力争通过几年建设,使我市主要水系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目标。实现“能挑水、能洗衣、能游泳”的生态河道。
二是建设目标。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年搞好试点、两年逐步铺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部署,我市自加压力,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建设,使我市岛外九条溪流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城镇乡村所在地、生态敏感区所在河段及湖(库)水系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防洪安全体系更完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等目标。
三是安全生态水系所采取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全市溪流控源截污各项措施落实的基础上,依据《实施意见》(闽政办〔2015〕99号)和省水利厅编印的《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指南》(试行)的要求,采用生态方式实施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和修复河岸工程措施。如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增氧、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闸坝生态调度等措施改善河水,推动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目标,水量满足生态需求;用生态清淤、河床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改良河床,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重塑河流深潭浅滩的自然形态;用隔离保护与自然修复、滩地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恢复河滩;用恢复自然弯曲岸线、建设生态防洪工程、改造硬质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亲水性等措施修复河岸。计施工中因地制宜采用一河一策的方法,逐河、逐段研究确定建设内容,充足表现水系的自然特色,防止千篇一律。提升沿河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产条件。
一是建设背景。为贯彻习保障水安全治水新思路、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水系建设新期待,按照《关于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5〕99号)、《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指南》(试行)、《厦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方案》(厦府办〔2015〕191号)、《厦门市水利局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厦水利〔2017〕71号),我市于2015年7月开始,着手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起真正开始启动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作。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为更好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要求,逐步加强推进我区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提高资金使用率,扩大投资效益,确保资金合理、有效使用,今年,市水利局将继续强化溪流生态治理,全面深化河长制,全面实施湖长制,加强控源截污,强化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河道管养,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奠定坚实的水生态基础。
今天我们邀请到厦门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康永滨先生做客政府网,介绍厦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情况,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热情参加,踊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