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建设的“四题四策”
来源: 小9直播体育免费直播 | 时间:2024-03-1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区慢慢的变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基层组织架构,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笔者针对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四个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四个对策,供各位参考和借鉴。
一是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目前政府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都下沉到社区,每年还要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和评比,大部分的部门和单位只强调工作进社区,而不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考核多、检查多、材料多、会议多、指派任务多,居委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入户与居民沟通时间少、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间少、协调社区单位共建的时间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少。
二是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虽然现在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但总体看来,由于目前###街道社区居委会成员综合素养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主动走访联系居民和了解群众需求的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新进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在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与许多老社区居委会主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仍旧走老路、用老办法,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不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度不够,思考问题不主动,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赋予的工作要求。尤为突出的是在创新社区管理上思考少、典型亮点不多。
四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街道之间、社区之间很不平衡,不少社区居委会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方面缺乏手段。尤其是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联系沟通少,社区居民不热心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的不多。因此提高居民的参与率是我们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社区居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
一是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从社区建设的工作实践看,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倾向将导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得不到居民的认同,是与民主自治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明确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属于搞、乱摊派、乱评比的内容应该予以取消。要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实行申报准入制度,所有要进入社区的机构应该向党委、政府以及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申请。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全方面提升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要逐步完善社区居委会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聘、上岗、培训、工作考核、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慢慢地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待遇,稳定社区居委会成员队伍。最后是继续推进社区居务公开,加强人、财、物的监督和管理,使社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骨干,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相关机制,支持建立义工联合会,吸引社会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相关企业家和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加入到社区自我管理的行列中来,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上的优势,扩大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
四是深入推动社区信息化。通过自建或合建模式,在近期拟建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信息全覆盖格局。努力建成社区居民服务的窗口、宣传教育的阵地、社情民意的基地、居民交流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重复采集、增加基层负担、社区居委会成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薄弱等问题。社区信息化建成后可实现三大目标:首先是可以展现社区服务的风采,加大宣传力度;其次是可以方便居民,建立起社区服务的双向沟通联系渠道,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使这样的平台既能为需要服务的居民提供信息,又能为可以向居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组织提供阵地;再次是可以强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破解底层难题 做好社区办理
下一篇:2021年乡村土地面对3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