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问题!北京近20个点位试点共享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

来源: 智慧水利 | 时间:2023-12-11

  共享单车入京多年,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准不断提升,但局部区域车辆淤积带来的城市治理问题仍待更好解决。24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慧眼”共享自行车管理系统已在朝阳区双井街道探索运行3个月左右,取得明显成效。利用物联感知等技术方法,该系统实现对多家公司单车数量、过载程度以及“僵尸”车、异常投放等行为的有效监测和管理,未来还将在望京街道、“回天地区”等区域继续探索。

  华灯初上,人们陆续骑车回到家中,小区门口就成了共享自行车的“领地”。原本可以容纳车辆双向通过的道路被挤得只能“共享”,汽车要想从便道上的停车位开出,只能把单车一辆辆地挪到旁边,甚至“摞”起来,这是今年3月双花园南里一区门口的场景。除了这样的大型住宅区,在地铁站、公交站点、办公楼等区域都非常易产生共享自行车的淤积问题。

  今年5月,双井街道召开2021年城市精细化治理推进会,“慧眼”共享自行车管理系统正式对外发布。通过对12345热线投诉、媒体聚焦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社区报送,街道选定“一线十点”作为重点治理区,即百子湾路沿线个点位。

  所谓“智慧管理”是怎么样做的呢?据了解,在重点管理区域设置实时监测设备后,采集到的单车数据就会进入系统。系统会显示每个区域的单车数据、淤积情况,并根据提前设定的承载量进行报警,报警信息会推送给响应人员或企业。单车清运人员在收到报警推送信息后,需要在设定的时间内将单车进行清运,清运完毕后监测点位数据恢复正常。

  此外,系统会记录不同单车投放企业的报警及清运信息,并通过指挥中心监测大屏、自动化评估报告等方式,将点位过载情况、单车清运效率等指标进行实时运算、呈现,为后续的考核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以苹果社区东北部的“井点一号”点位为例,治理前,停放车辆长期维持在200辆以上,公共区域被大量共享自行车占用。

  据介绍,为科学衡量重点点位共享自行车停放状态,双井街道引入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为预警、投放、清运等各个管理运营环节提供行动依据。例如,“承载量”的指标是通过对治理点位共享自行车实际使用需求来做长期监测,再结合点位实际的空间承载量,作为判断是否淤积的阈值。共享自行车管理系统作为指挥平台,可以动态感知“重点治理区”实时状态,及时进行指挥调度。

  此外,点位治理责任人能够最终靠手机上的智能管理系统小程序,统筹调度有关力量开展共享自行车停放、投放管理工作,实时通知单车公司进行清运响应。

  不同点位类型意味着不同的治理策略。“在天通苑站,我们观察到在凌晨有一条青绿色的线上升,说明某家企业会在凌晨进行单车投放,这种异常投放行为,影响该站点在早高峰时段空间承载能力,这个信息和数据反馈给街道,就可以及时制止这种行为。”茅明睿举例,又如望京地铁站,是共享自行车大用量点位,为了争夺市场,单车企业会在早高峰时段进行集中投放,导致峰值居高不下,点位空间状态拥堵不堪。纳入智能监测后,共享自行车企业就应该要依据实际使用量,有序分散投放。

  据了解,通过不断开发测试和迭代演进,这套物联感知设备已经陆续在全市近20个治理点位投放,包括双井、望京以及“回天”地区等。茅明睿介绍,通过与企业备案车辆车锁代码的比对,该系统也能帮助相关职能部门甄别企业是不是真的存在备案之外的违规投放问题。

版权所有:小9直播平台免费体育直播的-软件亮点 粤ICP备2021097226号 网站地图